党员专家团队走进56个茶园、38家茶企,举办各类茶叶种植、加工技术培训讲座16场,培训茶农、茶企人员316人次;
烟台市茶叶学会制定了规范茶叶种植管理、加工技术、茶园水肥一体化等8个团体标准和茶树栽培技术规程一个地方标准。在此基础上,在全市范围会员单位开展系列培训,共举办标准宣贯培训活动6场,培训人员达157人次。
北茶明珠:独特环境孕育高品质茶叶
烟台位于山东半岛东部,依山傍海,四季分明,是我国北方茶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烟台茶树种植历史悠久,始于元初,兴于20世纪60-70年代“南茶北引”工程。进入21世纪后,在市政府扶持和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越冬防护和优质加工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烟台茶迎来新的发展高峰。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烟台成为我国位置最北的北方优质茶叶生产基地。经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化验分析,烟台茶鲜叶中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大都高于南方茶叶,其中黄酮、儿茶素、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同类南方茶叶,相当于南方地区的高山茶。
烟台地域受到海洋气候影响,春季气温回升缓慢,光照充足,茶叶生长速度缓慢,叶片厚度显著增加,积累了更多的营养物质。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优越的气候环境成就了烟台茶叶“高香高鲜”特点,被誉为“高纬度、低海拔、多云雾,黄金海岸出好茶”!
目前,烟台茶树种植面积约3.5万亩,产量560吨,年产值3亿多元,茶产业逐渐成长为烟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产业。
标准引领:八大团体标准规范产业发展
烟台市茶叶学会自2018年6月6日成立以来,广泛团结全市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技工作者等个人和单位,立足烟台、面向全国“六大茶类”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业务探讨、科学普及、行业培训和技能竞赛。
学会始终坚持“团结、务实、包容、合作”的创会精神,坚持“六茶共舞,六茶融合”的发展理念,构建了种植、加工、推广、文化、茶馆五大专业委员会,致力于为烟台茶的发展和创新贡献社会力量。
在各级专家的指导下,学会组织科研力量,先后制定并发布了《烟台茶茶树栽培技术规程》《烟台茶绿茶加工技术规程》《烟台茶红茶加工技术规程》《烟台茶黄茶加工技术规程》《烟台茶白茶加工技术规程》《茶树苗木繁育技术规程》《茶树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茶园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规程》等八项团体标准。
在《烟台茶茶树栽培技术规程》的基础上,学会牵头起草制定的《茶叶栽培技术规程》历经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立项、成立编制小组、查阅收集资料、调研考察和反复论证、征求专家意见、召开专家审查会等工作流程,已升级为烟台市地方标准发布并实施,成为烟台茶第一个地方标准,对规范指导烟台茶种植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
创新驱动:地标保护+产品研发护航高质量发展
烟台市茶叶学会组织研发小组通过实地考察,历经大半年的探索和研究,发掘出了烟台黄茶“九蒸九焖九揉九烘”的独特工艺,为烟台茶的发展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在茶树新品种培育方面,通过多年精心选育,由本地企业选育的“北茶1号”“烟茶7号”和“烟茶9号”三个本土茶树新品种分别于2019年、2022年和2022年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品种权登记,为烟台茶品种本土化和长远发展奠定了有利条件。2022年,海阳绿茶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序列。
2021年,烟台市茶叶学会组织申报“烟台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开展了大量创新性工作,有力促进了烟台茶产业高质量、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在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烟台市茶叶学会从四个方面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工作:
增强地理标志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推广茶树新品种种植面积,在烟台已有茶树新品种的基础上,加大本土抗寒耐冻等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新品种选育力度和扩繁苗圃基地建设一处、培育五处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以发放茶树专用有机肥进行土壤肥力保持提升;进行以虫治虫方法的引进、物理生物防治等科技手段进行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茶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特色品质。强化烟台茶质量全程控制,严格执行烟台茶系列标准,建立规范化、标准化、清洁化的加工车间,组织开展知识技能和标准培训,提升烟台茶种植加工技能水平。
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讲好品牌故事,完成全案形象设计,拍摄了烟台茶专题宣传片,搭建了烟台茶官网销售平台,做好品牌导入应用,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重视产品销售体系搭建。
推动身份标识化和全程数字化。加强品种资源保护,保护知识产权,产品追溯管理,加强“烟台茶”地理标志、农产品标志授权使用企业管理和监督管理。
据了解,烟台茶继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后,又成功入选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公布的首批《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和《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烟台茶相继获得的“金字招牌”,为助力烟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乡村振兴:带动茶农增收引领茶产业持续发展
“烟台茶”地方标准发布实施后,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企业数量达到了86家,其中茶叶种植企业62家、茶叶加工企业24家,受益茶农812人,茶叶种植面积3.5万亩,涵盖烟台市各区市主要茶叶种植、加工企业和茶农,累计实现茶叶经济效益2.6亿元。烟台市茶叶学会也因此获得了中共烟台市社会组织管理委员会授予的“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奖”和“优秀社会组织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烟台市茶叶学会会长张志刚表示,推进一个产业的标准化进程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有了标准,产业发展就有了准绳!其次是创新性地开发产品,推广新产品,为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比如烟台黄茶的开发,让烟台茶走在了山东茶的前列,既解决了产能的问题,也促进了茶农增长。另外,完善烟台茶的品牌形象,挖掘烟台茶的文化,拍摄特色宣传片做好传播,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熟识烟台茶,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未来股票配资公司倍杠杆,烟台茶将沿着标准化道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和茶农增收做出更大贡献,让这片北方的茶叶明珠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美港通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